用生命书写忠诚——追记通山县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局原局长祝克中

来源:楚天风纪 时间:2024-05-11 10:05

用生命书写忠诚
——追记通山县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局原局长祝克中

  “我自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回想自己短暂的一生,最遗憾的是,有愧党组织这么多年的培养,现在不能再为党工作了。”2015年8月4日,通山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祝克中在向县委领导发出人生最后一条手机短信后的第3天,因患肠癌晚期永远离开了人们,时年45岁。

  尽管时间过去了将近一年,但人们每每想起病逝前,祝克中一直暗地里边打针吃药边挂着引流袋按时上下班的工作情形时,无不被他忠于职守、忘我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和品质所感动。

  “工作没有巧,就是要多用脑”

  在通山,与祝克中共过事的同事都知道,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工作没有巧,就是要多用脑。”

  参加工作20多年,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机关,无论是担任班子成员还是主要负责人,祝克中始终以争一流、求创新的爱琢磨劲头,忘我工作,默默奉献。

  在县纪委监察局工作的15年,他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特别是任办公室主任时,由于机关人手少,他同时兼任宣教室、干部室、调研室负责人,一人身兼4岗,一干就是3年。常常是白天搞调研、忙事务、讲廉政课,晚上和节假日就挤时间写材料,有时一忙就是半夜甚至凌晨几点,而第二天照旧上班。

  通山县政协副主席许群英,曾经担任过县监察局局长。共事期间,对祝克中任办公室主任时长期超负荷工作耳闻目睹,有时不得不“强制”他休息,但祝克中总是以“没事,力气用完了明天还会有的”的轻松话语一笑而过。

  为了追求对工作的完美,担任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的几年间,祝克中的“爱琢磨”,不仅体现在严格的机关日常管理上,而且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主笔起草各项规章制度,还是探望患病职工,他都要事先琢磨好“规矩”,执行时“按图索骥”顺利推进。祝克中力推的每月一次例会制度,不仅要求全体干部逐个汇报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和下月工作计划,而且坚持把成绩“晒”在桌面上,以此激励干部人人卯足干劲,个个勇于争先。

  为推进案件查处,祝克中创新提出的案件查办、作风监督、监察问责、预防教育和综合保障“五大板块联动”机制,受到时任县委书记杜文清、县纪委书记胡金云的大力支持。即:在办理大案要案时,实行跨领域调剂、跨板块协作,全力服务办案需要;在外部协作上,将全县12个乡镇和26家垂直单位划分为4个“办案协作区”,确保在发生影响大、难突破的案件时,由县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或派出机构负责人带队,抽调办案骨干联合乡镇和部门共同查办,从而在全系统上下形成一种风清气正、心齐力聚的良好工作氛围。

  正是祝克中的这一爱琢磨的工作习惯,和既当指挥员又当办事员的工作作风,使得通山纪检监察系统的信访、宣教、办案等工作,连年获得省纪委、市纪委表彰。

  “只要活一天,就要尽职尽责一天”

  熟悉的人都说,祝克中的病是长年累月超负荷工作而积劳成疾。

  正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祝克中的身体尽管多次亮起了红灯,也都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早在数年前,祝克中就时不时拉肚子,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总是吃点消炎药应付一下。2013年春,在县纪委一位领导的多次强烈要求下,他被迫同意赴武汉同济医院体检。本来约好医生并住了下来,只等次日早上体检。然而当天晚上,县领导打来电话,说有要事处理,他二话没说,放弃体检连夜租车返回县里。

  2014年7月,祝克中的腹部实在胀得难受、且大便不通时,他才不得不考虑到武汉检查。而当时,正碰上全省县域金融工程现场会在通山召开,于是时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他,又不得不坚持忙碌了4天,直到把会务安排妥当后才到武汉。检查的结果是肠癌晚期,医生惋惜地说:“如果早一年发现,此病应该可以治愈。”

  尽管如此,祝克中却仍“隐瞒”了自己的病情。2014年8月和2015年1月,他虽先后两次赴武汉做手术,但每次术后三四周,都是急忙返回岗位,像正常人一样上下班,然后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悄悄到武汉化疗。直到去世的前一个月,领导和同事们才知道他身患绝症。

  用祝克中的话说,他“隐瞒”病情是有原因的。2015年初,当他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岗位返回县纪委监察局任职时,正值新任县纪委书记到任,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繁杂,只好置医生“只能在家静养”的医嘱于不顾,坚持带头按时上下班。为便于工作,他早晨出门提前吃药,利用中午或晚上时间到医院打针。医生见状不无责备地说:“你这哪是治病,完全是在提前消耗生命!”

  然而,面对已经不多的时日,祝克中想到的是,自己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完、没做好。为了不让同事们发现自己是个“病人”而影响整体工作,他不得不通过注射能量,让自己以最精神的状态展现在同事面前。为此,他总是将引流袋藏在衣内,当汁液装满时才躲进卫生间偷偷倒掉……

  一天,祝克中的爱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藏他的手机,女儿哭着闹着不让他出门上班,但祝克中并未退却:“我是党的干部,只要活一天,就要工作一天。也只有工作,我全身才会轻松些。”尽管祝克中答应只到单位一个小时就回来,但2个小时过去还不见人影,爱人只得打电话催他回家,祝克中一边答应“好好好”,一边却仍在忙着手头的工作,直到下班才拖着踉跄的步履回家。

  “只有自身硬起来,工作才能硬起来”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严守规矩,不能讲情面。只有自身硬起来,工作才能硬起来!”祝克中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坚持这样实践的。

  在通山县纪检监察系统,祝克中对工作的认真是出了名的。小到起草文件的一个标点、一个错别字,大到干部违纪问题处理,丁是丁,卯是卯,从不马虎,从不回避。

  几年前,祝克中带队到某局查办一起案件,无意中发现该局存在“吃空饷”问题。为此,曾是祝克中老上级的该局局长找到他:“吃空饷又不止我们一个单位,再说又没人举报,你就‘高抬贵手’吧!”随后,几名“吃空饷”的职工也纷纷找人前来说情,但祝克中不为所动,坚持追回全部工资共8万余元,并处理了有关责任人。

  2013年,通羊镇一村干部焦某倒卖城区国有土地。接到举报后,祝克中火速安排人员深入一线取证。由于此案牵扯到几个部门、数名公职人员,又有多名“大员”出面斡旋,办案一时难以进展。于是,祝克中亲自上阵,带领专班查办此案,仅用一周就将案情查个水落石出。事后,所有涉案人员均受到党纪政纪处理,且公职人员一律被免职调离。

  正是凭着敢于动真碰硬的办案作风,几年间,该县纪委先后办理各种案件数百件,先后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

  “只要心中有群众,个个岗位可为民”

  “凡是对群众有利的事都要尽心办,凡是对群众不利的事都要真心管。”这是祝克中始终坚持的行为准则。

  “在村里的工作时间比办公室多”,是燕厦干部群众对祝克中的评价。

  2008年至2010年,祝克中在担任燕厦乡常务副乡长时,为了全面掌握这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身的贫困乡的乡情,带领群众早日致富,祝克中一有空就进村入户、走访调研,仅用2个月时间就将所有自然湾跑了一遍。

  刚到燕厦时,碧水村的群众就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该村虽修了通村公路,但由于群众大多分居在3个湾子里,湾与湾之间并未连通,群众仍然出行难。祝克中下村调研时,群众围过来说:“祝乡长,如果你是真心想为民办实事,就请把这条路修通。”祝克中走访后得知,只要从主路再修3段共1公里长的连接路,问题便可解决。于是,他当即承诺:“这条路修不通,我就不当乡长。”事后,他一趟趟地找有关部门争取指标,很快就把“断头路”修通了。

  为运用库区移民扶贫政策促发展,祝克中提出“三个三”发展思路:3年搞基础设施建设,3年发展村级经济,3年实现脱贫致富。为此,镇党委政府想办法、找路子,先后为燕厦筹集各项建设资金2亿余元,不仅建成标准化示范乡镇学校,完成了全县最完善的集镇设施建设,而且在全县率先实现公路村村通、组组通,彻底解决了全乡群众的饮水难问题……每每提起这些,当地群众都说:“燕厦能有今日的发展变化,祝乡长是吃了大亏,用了全力!”

  从乡镇回到机关,祝克中在与同事交流工作心得时表示:“只要我们心中有群众,个个岗位可为民。在纪检监察岗位,表面上好像不直接服务群众,其实我们查处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为民。”

  在祝克中的直接策划和引领下,该县纪委监察局连年将民生资金专项治理、行风政风评议、村务公开、农村“三资”监管等热点难点工作,当作服务群众的最直接行动。

  统计显示,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察局仅开展农机补贴、城乡低保、危房改造等涉及民生资金使用管理领域的专项治理就多达12次,查处典型案例20余起,使2100余万元各类补贴全部兑付到户。同时,先后退回群众有关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不合理支出800余万元。

  “当领导干部,容不得有半点私心”

  祝克中常说:“身为领导干部,要经受各种诱惑,容不得有半点私心。”

  长期以来,祝克中家庭经济非常拮据。10年前,一家4口居无定所,前后搬家达4次之多。为节省租金,他甚至把家搬到城郊某单位废弃的平房里住了两年。为给一对双胞胎儿女买奶粉,他利用休息时间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推销编织袋和煤球。

  2009年,燕厦乡实施低丘岗改造,通过公开招投标,一名王姓老板中标。年底,王老板送来5万元现金,说是给书记、乡长的过年费。当时,祝克中刚买的商品房装修正急需用钱,但祝克中不为所动,全部上交财务。

  有人作过统计,在祝克中先后担任乡长、县监察局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8年时间里,他不仅从未用公款支付过一次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而且招待老领导、老同事的费用,全部都是他个人支付。由于长期工作繁忙,他承诺利用假日时间带家人出去走走的愿望,多少年了都始终没能实现;为妻子过的唯一一次生日,还是他在武汉住院期间;县民政局提出为他解决医疗救助资金、缓解治病费用时,他以违反政策为由拒绝了;病逝前他告诫妻子,儿子的工作不能找领导,要凭自己的努力报考公务员……

  与祝克中共过事的人都说,他的苛刻还体现在工作上。2000年前后,上级在九宫山建廉政教育基地,祝克中作为基建工程负责人,为节省每一分钱,不仅与同事一道长期住在夏天到处漏雨、冬天到处跑风的临时搭建的看守棚里,而且泡面一吃就是好几天。尽管旁边就是成排的旅馆和酒店,但祝克中却不为所动,安然“呆”在棚里。

  2008年春节前的那场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期间,祝克中和书记一起下乡察看灾情时,所坐的车子在途中掉下10多米深的坑里,造成一条腿好久不能直立,但为了不影响工作,祝克中每天拄着拐棍赶到办公室,坚持处理乡里大小事务,直到大年夜才回城治疗……

  祝克中就是这样,以敢担当、讲奉献、守规矩、行正道的忘我情怀,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45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挚爱,对事业的无限追求!(柯建斌、廖双河)



分享到: